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全面落实党的群团改革,有力提升我校共青团干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1月18日-19日,我校团委“铸魂行动”之主要团干部工作培训在临港校区举行。
1月18日,培训班开班式在临港校区学术楼105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翁培奋、校团委书记兼学工部副部长马国祥,校院两级主要团干部、特邀优秀辅导员等参加,开班式由校团委副书记徐仙君主持。开班式伴随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激昂的旋律开始,马国祥从“政治引领、靶向定标”“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校院结合、以我为主”三个方面介绍了此次培训班的具体特点。
开班式上,翁培奋为培训班学员赠书并讲话,他对此次培训班的举办表示充分的肯定,鼓励青年团干部要从学中干,在干中学,并对团干部提出期望和要求:一是团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干部,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二是团干部要坚持以青年为本,牢记责任,心系广大青年;三是团干部必须要锤炼优良作风,要注重激情和方法的结合,创造和追求的结合,以真诚和魅力感化青年;四是团干部要珍惜岗位、履职尽责,要铭记“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需实干”的誓言,要拿出拥抱改革的“心气”,积极参与改革的“勇气”,攻坚克难的“底气”,合理推进改革的“生气”,信心满满共同做好我校共青团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五是团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水平,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不断扩大党执政的青年学生基础。
开班式后,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速继明教授为学员们带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专题报告,他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引导学员们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服务师生、引领青年的强大动能。讲座后,马国祥为速继明颁发上海电力大学团委理论指导专家聘书。
1月18日下午,临港新片区团工委专职干部、青年中心主任侯俊伟为学员们带来临港新片区团工委工作介绍,他从临港新片区的团工作发展情况、团工委工作内容、创新创业评审经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希望后续进一步加强与我校团系统的深入联系,共同促进临港的改革发展。
1月19日上午,徐仙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205会议室为学员们带来新媒体和社会实践工作的分享,在新媒体工作方面,她详细解释新媒体工作从“新”媒体到“心”媒体再到“融”媒体工作转变的三个阶段,从平台定位、内容选题、精准运营、团队建设等四个方面系统分析要点,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做好网络思政工作;在社会实践方面,她认为知行合一的重点是要做到“真知”和“真行”,她整体介绍了社会实践的基本模块,重点梳理了知行杯赛事解读、参赛要求、选题方向和备赛要点等内容,干货满满。她把7年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用心用情用力的工作分享为后续的小组交流打好了基础。此次培训班三场主题讲座分别从学习党的理论、临港新片区团工作的具体实际、我校团工作基础三个层面进行,促使团干部学牢政治理论知识,筑牢“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提升了工作的本领和技能。
1月19日下午,能机学院团委书记周长长、自动化学院团委书记侯林、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卢珍、经管学院团委书记李玲丽分别就“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生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并对各模块工作尚存在的短板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在“青年论坛”环节,大家围绕专题讲座的内容、论坛的主题,深入探讨政治引领、基层团建、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学生干部培养、党建带团建、团的组织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研讨气氛热烈,通过思想碰撞、凝聚共识、交流提升,为后续共青团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最后,马国祥以“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若干思考”为题作交流互动,他从政治站位、思想引领、队伍建设、创新思维、大局观等几个方面展开,既谈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工作,也从“铸魂”“建功”“强基”谈未来三到五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目标,他希望团干部传承优势、优化提升、创新发展,在保基础、保稳定、保安全的基础上,形成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的活力校园氛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青春之我谱写新时代的上电华章。
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员有:校团委挂职副书记王邵萱、校团委专职干部杨月、能机学院团委书记周长长、环化学院团委书记金一文、电气学院团委书记刘紫薇、自动化学院团委书记侯林、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卢珍、电信学院团委书记李天成、经管学院团委书记李玲丽、数理学院团委书记康鸿轩、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陈铭洲,环化学院辅导员李雪珂、电信学院辅导员黄燕、经管学院辅导员陈奥。
校团委高度重视青年团干部的培训工作,寄望分层分类针对性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效度。此次工作培训班,聚焦我校主要团干部这一主体,通过专家领学、现实教学、青年论坛等多种方式开展,是积极推进新时代的我校共青团工作的一次重要尝试。此次培训班注重校院团委的衔接互动,达到了形成共识、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目的,促进形成了“以我为主、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斗争本领和昂扬的精神状态,为我校事业改革发展贡献共青团的智慧和力量。
校团委 徐仙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