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团十八大、上海市第十五次团代会、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校团委聚焦政治引领主责主业,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牢牢把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紧紧依靠广大青年学生,努力赢得广大青年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部分 常规工作
一.持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干部的政治引领
一是继续依托“基层团干培训班”、“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等校级学生干部培养的平台,抓牢学生骨干中的“关键力量”。二是在培训中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政治引领,提升学生干部服务同学的能力。三是加强培训目标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骨干,开展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基层团干培训班以培养基层团支部骨干为目标,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政治骨干为目标。四是依托学院团委抓牢初级团校和新上岗团学干部培训班等形式,加强二级学院学生干部和校级基层干事的培养。
二.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夯实团组织基础
一是构建以“活力团支部”为基础、“特色团支部”为主体、“红旗团支部”为引领的“三级创建体系”,努力让大一团支部有活力、大二团支部有特色、大三团支部是红旗。二是创新团建评价体系,优化团建评价指标,以团员青年的精神成长需求为导向,以主题团日活动为抓手,以基层团干部为依托,有效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切实提升基层团员青年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三是对标上海市红旗团组织和全国活力团支部要求,切实夯实基层团支部。
三.建强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育人水平
建强校园文化活动,做优一批校园文化品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切实提升文化育人水平。一是打造体育健身节、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新生节、美食节等一批校园文化节日,丰富青年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二是建强迎新晚会、视频主持人大赛、校园十大歌手、“一二•九”歌会等一批品牌活动,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三是做优励志讲坛、与信仰对话等一批品牌项目,切实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
第二部分 重点工作
一.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有效提升思想引领水平
以纪念“建国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要节点为契机,提升政治引领的工作水平。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创新工作方式,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举办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系列活动,结合“青春SUEP”等新媒体平台做好协同发声。三是树立典型榜样,结合“五四”评优、“一二•九”评优,继续选拔一批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推动实现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政治引领。
二.搭建创新创业联动机制,推动双创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职能部门双创联动机制,联动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特点,构建创新创业产业链,逐步形成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二是搭建校院两级双创联动机制,努力调动学院主观能动性,结合学院专业特色,营造浓厚双创氛围,切实提升双创工作能级。三是探索与重点学科团队的联动机制,将双创工作融入学科团队建设,努力推动双创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依托高水平科创竞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聚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节能减排大赛等全国高水平竞赛,以竞赛成绩为突破口,提高我校青年大学生从意识培养到技能提高,从项目培育到成果转化,从实践锻炼到创业落地等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创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实行分级创新创业培训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专业知识,努力培养一批“有意识、有能力、敢创新”的双创骨干学生队伍。
四.筹备办好上海电力大学第一届学生代表大会
一是做好学生代表大会提案工作,创新提案形式,结合新媒体开展提案征集和与会代表的提案讨论工作。二是协同各部门切实推进与职能部门面对面工作,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形成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三是切实做好学生代表大会宣传工作,树立学生代表为同学服务的正面形象,创新学代会相关文创产品、融媒体产品。四是完善学生代表大会相关制度,严谨完成学生代表大会各项筹备工作。
第三部分 创新工作
一.搭建多维社会实践育人平台,推进社会实践融合发展
一是聚焦上海市“知行杯”暑期社会实践大赛的平台,传承2017年和2018年“知行杯”大赛“优胜杯”的好成绩,采取“1+1”相结合的模式,注重社会实践服务类项目的成绩稳固和质量提升,同时引入专业师资力量加强社会实践调研类项目的前期培育和跟踪指导,优化参赛项目的结构,进一步提升“知行杯”大赛成绩。二是尝试社会实践融合发展新模式,策划好“菁英班”的社会实践方案,构建规范有效的社会实践课程化体系,提升我校社会实践的整体水平。三是完善社会实践激励措施,依托首次设立“社会实践专项奖学金”,对于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过程中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给予相应的表彰和激励,努力扩大社会实践覆盖面,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成效。
二.建强“青春SUEP”新媒体平台,筑牢网络思政工作阵地
一是建强网络思政人才队伍,尝试搭建完善的新媒体人才梯队,依托校级新媒体体验营,培养新媒体储备人才;依托“青春SUEP”微信平台,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依托上海市新媒体工作分站、融媒体人才学院,培养新媒体精英人才。二是建立网络舆情观测队伍,努力在新媒体骨干和学生干部群体中,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强的网络舆情队伍,倾听青年学生群体中最一线的声音。三是牢牢坚持内容为王,建优“青春SUEP”的内容产品,创新产品的内容供给,坚持原创为主的原则,结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重大契机,创新产品形式,展现上电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上电校园的风采,用青年喜爱的方式强化青年的政治引领。四是建新“青春SUEP”文化产品,牢牢把握上海学校新媒体工作站实体分站的建设契机,注重文化产品的设计理念、价值构建和展现形式,以期吸引青年学生参与、体验和互动,从而实现平台思想引领功能的发挥。